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九章 北镇抚司诏狱(2/2)

陈氏说完便掩面呜呜的哭了起来。

这纪纲可能前世是个打鱼的,专用那绝孙网,凡是牵扯案的衙门,上上下下的官员那绝对是要一网打尽,比如负责接待的鸿胪寺,上至鸿胪寺卿,下至伺候的丫鬟太监,一个没放过,堪称一视同仁。

他这才知原来这些人都是外地官员,这是京官走了,地方官又来了,而且全是暹罗使臣京线路上的。

他急匆匆把金银首饰拿去当铺,多番讨价还价却只当来五百两银

车在行接过盒,铮铮汉眶里也闪着泪,“夫人放心,我一定把大人救来!”

想起夫人的嘱托,又担心汤宗受苦,心急之下,他想不到其他办法,立刻就又恢复了本,全然忘记了汤宗两年多来的教诲,想也没想,直接抄起自己的七尺多长的熟铜,就去了锦衣卫,准备不放人就来的!

汤宗等了几日,也没有见到自己这个所谓的“重大嫌疑之人”被提审,于是就与这些新来的攀谈起来。

直到第十四天,还是没有提审到汤宗,当然这是肯定的,因为他的府里没有人等在锦衣卫衙门外边

但他在牢里不着急,外边有人替他着急。

时间一长,许多官员排队等待的过程中,有些无聊,都纷纷开始聊起天来,一个个光着膀,也不分大小彼此了,家长里短,奇闻怪事,聊得不亦乐乎,整个北镇抚司诏狱,活像一个茶话会。

汤宗这么大的官,压拿不手。

汤宗肯定也想去,但他为官清廉,实在没有这么多银,而且,他也不屑于这么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没办法了,只能找人借了,他到找人想借,可这事哪有这么容易,一是因为汤宗清廉,他们知本还不上,借去还不是打狗?

汤府里,已经病倒好些天的夫人陈氏让丫鬟抱过来一个盒,颤颤巍巍给车在行,哭着对他代,“在行,这里是老爷这些年给我买的首饰,咳......咳,你去把他当了,换些银,给了锦衣卫,那纪纲心狠手辣,你不知,当年老爷在里面呆了五年,可是吃了不少苦。”

汤宗是大理寺卿,掌天下刑案复,只要他不同意,案就结不了,这本来是个差,可他公正清廉,从不以公养私,所以一到年底,就穷的啥也不剩了,好些时候还得靠在平老家当地主的儿接济,简直惨的不能再惨,真不知这个官当的有什么用。

所以几天下来,车在行也才借到两千两,还多半是大理寺汤宗手下那些少卿、寺丞借的,加上之前当的五百两,也才两千五百两,还差了一半。

但诏狱里新来的地方官员已经排到了湖州府了,估计再有个十天半个月,就要到暹罗使臣的登陆地福建了,再往后,怕是暹罗国国王也得过来

当年太祖朱元璋可能是被当官的欺负的实在太厉害,所以登基之后,给官员定下来的俸禄简直不忍直视,汤宗现在是正三品官员,每年粮四百二十石,纹银二百一十两,这钱本就不够看,可要知这还包括一家人的衣住行、雇佣丫鬟伙计,冬天还得烧煤,夏天还得买冰,本不够用,所以的许多地方官员只能捞黑钱,什么火耗,什么淋尖踢斛都被发明创造了来,而京官就靠地方官员养着。

这也说明纪纲虽贪,但是不傻。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二是汤宗刚正不阿,在京师一众官员中人缘真不怎么样,用帮忙办事去换,他肯定不肯,而且他本就是大理寺卿,拥有监之责,这不拿往钉上碰吗?

全是陌生面孔。

建文帝上位后,本来是要加俸禄的,可谁知朱棣了应天府,直接说不合祖制,上就给废除了。

不过也有瑕疵,他锦衣卫上前所负责护卫暹罗使臣,他的理,他得把他自己也关大牢,可他并没有。

(本章完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