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六十一章 胡广的建议(2/2)

他说到这里抬看了看朱棣,知他也对郑赐不是很放心,于是圆话,“皇上,汉王遇刺的案臣认为也不是一日两日就有结果的,若是刑置不妥,可在今日之事理之后,再转回锦衣卫继续审理。”

皇上倚重纪纲,不可能因为今天的这事就真的将他和门外跪着的薛明给砍了,可自己要还是持将一人犯继续关押在北镇抚司诏狱,那就是与锦衣卫结了仇,以后在朝堂上都没办法再混下去了。

朱棣闻言自然极为满意,皱着的眉松弛下来,“好,就依卿之言,让郑赐先行审理!”

这已经是他唯一的选择,却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,刑尚书郑赐万事不沾,妥妥的老油条,脑袋上一天到晚着大大的“二十九臣”几个字,早已是惊弓之鸟,一心想的是明哲保,所以他既不会向着汉王,也不会向着太,如此安排,百官也无话可说,而且刑本就是三法司之首,原就应该担起这份职责。

谁查都可以,就是不能汤宗查,当然胡广这几句话说的也是比较圆,他在朱棣面前一直肯定奉天殿刺驾就是周洪宗和耿璇所为,但从未说过刺杀汉王就是耿通所为,因为一旦耿通招供,那就定了太的是与非,可这是与非如何置,是否要废黜太,那最终都是由皇上定的,可不是由他耿通如何招供定的,所以他才会说案“不是一两日就能有结果的”和“若是刑置不妥”云云,说白了就是一切还在你朱棣的掌控之中,你放心就好了。

可人犯不放在北镇抚司诏狱,又该转押至哪里呢?

朱棣闻言,表示认可他的说辞,细细考虑一番,又问,“那你说朕该将他们转押至哪里?”

他这次没有为纪纲脱罪,而是为他减罪,顿了顿继续,“至于一要犯是否还要关押在北镇抚司诏狱,现在锦衣卫罪责在,百官又言,确实也不太好理,臣认为......臣认为可以暂且司狱关押,但北镇抚司大牢毕竟是诏狱,待皇上将今日之事置、诏狱整顿之后,再将一要犯迁回关押。”

这又给胡广抛了个难题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胡广一个脑袋两个大,,“皇上,衙门司狱,主要就是大理寺大牢、五城兵司大牢以及刑大牢,大理寺大牢和五城兵司大牢自是不可取,臣建议暂且转押至刑大牢。”

不如说是给自己说的,他这是摆明了也不愿意再关押审问人犯,太汉王两位殿下让这个锦衣卫的也犯了难。

五城兵司大牢?这更不可能,武臣行事本就不够缜密,不要说满朝文臣,就是皇上本人也不会答应。

胡广,“汉王遇刺一案原本是锦衣卫指挥同知赵铎审理,纪指挥使官复原职之后便是由他负责,只是现在了这样的事情,锦衣卫再办案怕是百官不服,臣以为,既然一要犯都已转运刑大牢,就当由刑审理。”

见朱棣正目光赫赫地盯着自己,胡广不敢多想,“皇上,臣依然认为奉天殿刺驾的案证据确凿,就是耿璇和周洪宗所为,并不会因为诏狱里死了两个自杀的人犯而有所改变,百官弹劾纪指挥使,确实都是各有心思,纪指挥使纵然有错,但革职查办却是有些过了。”

wap.

大理寺大牢?汤宗虽然愿意,但自己不可能便宜了他,再说,一武臣也不答应呀。

朱棣细细想了想,觉得甚有理,如此既能回应百官,也能让自己放心,“卿所言甚是,可转押归转押,汉王遇刺之事,又该由何人继续审查呢?”

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说辞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