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节(1/3)

的开山之作。【】它更把中国传统与佛教教义结合起来,创立了纯粹

的中国禅宗。以心传心而顿悟的传道得道方式深受欢迎。唐宋以降,不但影

响知识分子,还及于劳动人民。坛经思想深邃而文字浅白,读懂字面意

思并不太难。

12.颜氏家训

北朝颜之推著。中国古代是家族宗法社会,这种社会的理想生活是耕读

传家。颜氏家训就是维护这种理想,实施这种理想的蓝图。它对家族家

庭中几乎一切事务都提出了合乎那种理想的标准与要求。因此,一经产生便

被历代奉为金科玉律。其中虽有教条烦琐之处,却也不乏于今仍有价值的地

方。

13.资治通鉴

我国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的代表,北宋司马光著。资治通鉴记述了

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,为统治者作借鉴之用。本书记事条理清楚,画人风神

毕肖,说理明晰透彻,是史记之后,文学成就最高的史学巨著。后来的

续资治通鉴、清通鉴与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编年史系统。

14.菜根谭

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编的一部书,是论述修身处世、待人接物应事

的格言集,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,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,

形成一种在世出世的处世方法体系。由于它讲的是人与物、人与人之间的基

本关系,因此流传久远,直到现在仍有颇多启发价值。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

意者,无论是商界的还是政界的,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。

15.曾国藩家书

曾国藩是所谓中兴名臣,又是当时的理学领袖,在戎马倥偬、公务繁忙

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,表现了他对于家事,用封建理学观念指导之下的

家人成长的看法,在当时及以后,获得了极高的声誉。他在封建社会末期,

试图重振封建道德,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修身齐家处世的观念,也很有意义。

**同志青年时说过:“愚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。”

16.鲁迅选集

鲁迅是中国传统最深刻的批判家,他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,反戈一击。

他因早年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,所以能看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;他后来

又接受了新思想,所以批判起来鞭辟入里,犀利无比。只有理解了鲁迅的批

判,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,才能看清究竟哪些是糟粕,哪些

是精华。时代向前的每一步发展,都使我们更深一步地认识到鲁迅的价值。

名家读书谋略

一、不做书呆子,不要死读书

读死书是害己,一开口就害人。

鲁迅

倘只看书,便变成书橱。

鲁迅

不要盲从“开卷有益”的成语,也不要相信“为读书而读书”的迂谈。

叶圣陶读书的态度

处理现实生活是目的,读书只是达到这个目的许多手段之一。

要使书为你自己用,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。

叶圣陶读书的态度

不读书者,不一定就不能**思考;然而,读死书,死读书,只读一面

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其他多方面的书,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“扶杖而行”,

以致最后弄到**思考能力的萎缩。

茅盾谈**思考

书是死的,自然是活的。读书是间接的求学,读自然书乃是直接的求学。

只知道书不知道自然的人是书呆子。

李四光

学问之道,是人格的建立、生命的领悟、凡事广涵的体认而不是做

一架“念书机器”。

三毛不满、不满、不满

书籍不仅对于那些不会读书的人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